服务

艺术讲座
“CAFA讲座”于润生:俄国肖像画研究

 
         2014年4月2日晚上六点半,由于润生主讲的“俄国肖像画研究”在中央美院5号楼A110举办。主讲人是中央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俄国美术。在本次讲座中,于润生从民族概念和绘画题材的角度切入,从历史角度讲诉俄国肖像画的发展情况。

         于润生认为肖像画的概念是在绘画题材等级出现之后才产生。在西方学院体系的等级中,顶端为历史画,第二为肖像画,再次之为风景画和静物等。在西方文献材料中,可以发现很早就有肖像画,如1240年准亚·尔·德奥内库尔的笔记中,就出现了人的形象。这时画家们画人和动物并没有区别,用几何图形来表现基本特征。今天肖像画概念的确定是从启蒙运动之后,于润生认为,由于人的地位被重视,肖像画开始承认个体性的人的形象,技术上也开始不断完善,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独立的门类。因为对肖像画的研究就是对人自我概念的研究,于是在绘画发展上越来越重视对人物的个体价值,所以肖像画的发展是人对自我认同的发展。

        随后于润生展示了俄国1246年壁画上的肖像人物,从画面中可以看出,当时人物的面貌特征并不是绘画的重点,注重描绘彰显统治者地位象征的细节,如服饰上的珍贵珠宝等。于润生认为当时的人物画还不能看做是肖像画,只能说是圣像画,因为画面描绘的是理想化的形象,是人在天国的形象。后来俄国伊万四世召开宗教会议,允许在圣像画中开始出现世俗题材。17世纪后俄国和欧洲的交流日益频繁,同时受欧洲绘画的影响,世俗形象题材开始进入肖像画中。人像画也增加了人的自然性,虽然当时俄国社会还不太允许自然和过于逼真的描绘。

         17世纪末,俄国沙皇彼得一世继位,他特别主张开始向欧洲学习,可以说他是现代俄国之父,在沙皇彼得一世的领导下,俄国开始从中世纪跨向现代化。这时艺术的发展出现了三条线索:一是以俄国中世纪艺术发展为脉络,主要是古朴的风格,如注重明暗和立体三维;二是18世纪从法国、意大利来到俄国的画家,他们带来比较成熟的技法;三是俄国派遣出国学习绘画的画家以及向外国画家学习的本土画家,他们是俄国肖像画的开创者,这条中西兼并的线索是当时发展的主线。

         18世纪俄国肖像画正是从这三条线索发展起来,绘画技法也有了明显的进步。18世纪下半叶,浪漫主义在俄国盛行,肖像画开始从注重社会地位的服饰描绘向人物内心情感的转变。绘画中涉及的题材有美好事物消逝的淡淡忧伤和世事无常的感伤主义。19世纪上半叶,由于拿破仑入侵俄国失败,俄国肖像画中的浪漫主义风格多了一份英雄形象,出现歌颂牺牲和死亡的主题。

        十九世纪末期,俄国绘画以现实主义创作为主。这时期的画家瓦伦丁·亚历山德罗维奇·谢洛夫,他处于世纪之交,在俄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名作《少女和桃子》就给人特别新鲜的感觉。另外,19世纪理性主义的盛行也使得肖像画发展到了顶峰,但是20世纪后俄国肖像画走向了衰弱。

        于润生表示,肖像画还可以进行细分:历史肖像(将人物放入虚拟画面中)、遗像、漫步肖像、类型肖像(没有明确指向的一个类型)、化妆肖像、寓意肖像、自画像、家庭肖像、阶层肖像(贵族和穷人等)、盛装肖像(表现人社会地位)、室内肖像、情感肖像和群体肖像。

        在于润生看来,肖像画还与意识形态密切相关。因为肖像画的使用功能很强,其产生的意义与画中人物有直接的联系。因为逼真的原型并不是绘画的主要目的,尤其是画名人肖像,画面中传达出来的历史内涵才是其存在的重要性,起作用的正是画面背后活生生的原型,让每一个观众观看后都会获得不同的感受。因此于润生认为,19世纪下半叶俄国形成了新类型的圣像画。

(来源:cafa.com.cn 作者:叶圆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