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区

名家风采

廖红球




 
  廖红球(原名廖洪球),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书画院副院长。广东省政协常委。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兼《作品》杂志社社长。广东省文学创作专业职称高评委主任。一级作家。
  著有长篇小说《苍天厚土》、《爱的古藤》、《一个万元户的兴衰》以及小说集《血玖瑰》,报告文学《南来的热风》等;小说《彩色的大地》经改编为电视剧(上、下集)在全国各省电视台播出。曾获1982年广东省新人新作奖一等奖、《人民日报》93-94年度报告文学一等奖、广东省第四届、第八届鲁迅文艺奖、广东省第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优秀作品奖等。
  咏竹诗作在《诗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岭南诗歌》等报刊发表,广受好评。


 


  美术方面:1972年套色木刻《工余》参加广东省美展并选送全国美展起,多次参加全国性和省的美展;在自己的文学作品中自作题图、插图;2002年至2013年连续在广东教育出版社等出版大型挂历《君子清风》——名家国画精粹。墨竹画作和推介文章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文摘》、《美术研究》、《中华儿女》、《作品》、《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家》、《美术报》、《文学报》、《荣宝斋》、《艺术市场》、《中国书画收藏》、《南方都市报》、《信息时报》等报刊以专版介绍。



  2011年,“竹报平安——廖红球国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引起媒体广泛关注,新华社播发专电,《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文报道,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全程拍摄、制作、播出专题节目,新华网、人民网、人民美术网、网易、新浪网、《南方日报》、《羊城晚报》、《文艺报》、《中国文化报》、《中国书画报》、中国作家网、作家在线等过百家媒体先后刊载消息报道展览盛况。
  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广东电视台、南方电视台、广州电视台、梅州电视台等以专题介绍。
  2004年至2013年每年策划并主持“广东作家书画展”。
  2006年参与策划并主持“当代中国作家书画展”。
  2006年在北京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廖红球诗书画集》。
  2011年6月,国画作品《竹》被北京人民大会堂收藏。
  2011年6月,国画作品《不辞日日伴此君》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2011年7月在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竹报平安——廖红球国画作品集》。
  2011年7月由中国美术馆、荣宝斋出版社、广东省美协等单位主办,林风眠艺术园承办的“竹报平安——廖红球国画作品展”在北京中国美术馆举办。其中,《浩然气贯环宇间》和《劲节图》两幅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2011年9月、10月 在广州、深圳分别举办“竹报平安——廖红球国画精品展”。
  2013年3月应湖南岳阳楼管理委员会之邀,为岳阳楼撰联和赋诗,联、诗作品被岳阳楼管理委员会收藏、刻匾、勒石。




 
大时代的情怀
                 ——写在廖红球先生作品展示与汇集之际

 
  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与机遇,使所有怀抱艺术理想的人得以尽情施展自己的才华,在创造中抒发感兴,表现胸臆,也为今天的审美文化增添新的光彩,甚至提供出其不意的欣喜。这次,廖红球先生的大批绘画作品集中展示于中国美术馆并汇结成集,就给我们带来了崭新的发现与欣喜。作为广东省作协主席、党组书记的他,自有写作本业和行政事务的忙,画坛同仁也隐约知道他兼擅文学与绘画双管齐下的创作,但是,当他的绘画作品蔚成大观、现于眼前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他从事“跨界”创作的兴趣与才情,重要的是,看到了他在以竹为主题的绘画探索中寄托的高迈理想与激越情怀。
  竹,在中国的绘画传统中堪称千古咏诵的对象。一部中国画竹的历史,映射出中国绘画表达精神、浚发灵心、创造意境的文化特质。自唐代肇始、宋代勃兴、元代鼎盛以来,墨竹更是成为中国文人画的重要载体,无数经典的作品让人领略竹的象征意涵和不同传派的笔墨神采。在我看来,廖红球先生情钟于竹,专攻不舍,数十年如一日,是因为他在心灵世界中向往竹的品质与气质,在竹形、竹影、竹态、竹意、竹情、竹境中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寄托,把以竹为伴、为竹造型作为心灵重要的精神生活,这种人生境界是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凭借着这种追求,他在长年的积累中,达到了笔墨化境的深度,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并且探研出竹海古谱中所未有的笔墨语言,为中国墨竹的传承发展做出了当代的贡献。
  廖红球深厚的学养和人生的丰富经历使他在墨竹创作中善于博采众收,独辟蹊径,一方面注重观察和感受自然,一方面潜心探索画竹的笔墨新意。他长期生活和工作在岭南,岭南嘉木以竹为盛,这为他“眼中之竹”的积累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他笔下的竹的形态因而首先是生动的、新鲜的、充满了大自然生命的蓬勃生机。在以造化为宗的基础上,他将“眼中之竹”提炼升华为“胸中之竹”,在每一幅作品中着重营造独特的情景,还竹的姿影情状于大自然的特定氛境之中,使之立于天地,勃郁伸展,作品覆盖了不同时令气候下竹的形态与样貌,有阳光下的竹、月色中的竹、雪霁云雾中的竹,更多是狂风暴雨中的竹……宋人画竹曾提出要表达一日四时的竹影变幻,以尽精微,叙述其妙。廖红球重的是大自然风云变幻中竹的整体意志,以致广大展现其势,这透溢出他宽阔的视野和追求博大境界的胸怀,也是时代的生活赋予他在艺术上的整体意识和“大画”意识,由此达到对传统精神的继承和对传统样式的超越。在塑造竹的形象上,他采用的笔墨也是既整体又多样的,以书写式的笔法贯穿通幅,形成清润盈卷的气韵,以细微变化的墨法拉开层次,造就深邃幽空的气象,甚至大胆以朱为墨,画出了许多纯用朱墨的大作。他秉承了诗书画结合的传统风范,这次展出的近百幅作品,所题七十余首咏竹的诗作都是他的原创,或律格,或古风,多托物言志,发自心声,诗章格调或清新明快,或慷慨激越,或沉郁顿挫,或忧思深广,都是借竹咏怀,以竹喻比,发出了一个现代文化人从现世生活到精神世界的深沉思考。绘画与文学的这种密切关联,透出晚明以降的艺术新样,而在廖红球的笔下,更是当代人文关切和时代情怀的集中体现,达到了诗文的内容、书写的笔性和情境的营造三者内在的统一。
  作为作家的廖红球,自然深谙文学创作中长篇小说的写作方法,既为长篇,当要以思想深度确立主题,又要通过精心经营结构,形成引人入胜的篇章。他在绘画上同样投以创作长篇的功力和气魄,画出了墨竹的当代巨制,其长达二十一米多的《风雨亮节图》,画家整整画了三年,给人的感觉是笔势如虹,直贯到底,一气呵成。他运用多年苦心探索出的独门技法,化笔墨为情感,携风云入画境,全幅如同墨竹的视觉交响曲,展开了波澜壮阔的篇章。
  依我所识,廖红球先生的墨竹理想,因循的是中国文人画重寄情、重表意的传统,但充盈的是我们身处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一种大时代的情怀。这使他的作品不仅感染着他自己,而且给予我们以感动与激奋。
  

 
    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范迪安

2011年6月


 

 



 
值 得 期 待
 刘大为


 
  红球君是位著名作家,早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就在文坛崭露头角。他以小说见长,后调进广东省作家协会文学院任专业作家,随后创作出版了三部长篇小说及其它文学作品,曾获国内诸多大小奖项。
 
  知道红球是作家的人,不一定知道他还是个画家。其实,他作画的时间要早于写小说。一九七二年,他就有套色木刻《工余》代表广东赴京参加全国美展,随后,更有美术作品多次参加广东省美展以及一些地方性的展览。作文与作画,他一直都深爱着,而且经年累月笔耕不辍。作为肩负繁重行政工作的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党组书记,在创作文学作品之余挥毫泼墨,并且能做到写作与画画双丰收,实属难得。他一手著文,一手写竹,多年下来,便有所收获,那竹便在他的笔下长得生动活泼了,刚劲挺拔了,内涵丰富了。
  不久前荣宝斋出版社出版《廖红球诗书画集》,便是对红球君的一种肯定。集子中,录入他近年来所创作的广受好评的咏竹诗画及书法作品,并冠以诗书画集之名。我想,其中除了取义于中国传统文化对诗书画的界定之外,另个原因是收入这本集子的二百余幅作品中的题画诗均为他本人所作。其中一部分还刊发于像《诗刊》这样有影响的各大报刊杂志。在中国画里,历来讲究诗的意蕴,素有“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之说。
  廖红球的诗书画,既有作家行文的流畅,又有画家泼墨的浓烈。他所作的墨竹,或遒劲、或豪放、或纤美、或苍拙,“一笔一墨皆写意,一枝一叶总关情”。意施于笔,情动于人,在红球君那些十余米长的鸿篇巨幛中,春笋之破土,夏茎之挺拔,秋叶之茂盛,冬竿之傲雪,全都跃现纸上!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红球君所作的风竹、雨竹和雪竹,各具情趣又各有特色。在创作这类题材的作品时,一切自然之美,皆有画家“了然于胸”之造化。
  我很欣赏红球君在后记中的“写竹”一说。写竹,对于他来说,再确切不过。画人画竹,文人写竹。画为型,写为意,画与写虽有不同,但这种以写代画的技巧,早就被中国文人开了先河。因此,中国所独有的文人画在世界艺术宝库中,正如一颗深海里的珍珠、一块大漠中的金子,那熠熠光彩,越发夺目!
  红球的书法作品虽不太多,但也可以看出,廖红球对传统书法是下了苦功并达到相当高度的,显然,如果没有如此书法之功底,便写不出酣畅淋漓之墨竹。
  “画是对诗的阐述,诗是对画的升华”,红球君在写竹时,先是有了直抒胸臆的欲望,尔后才提笔泼墨。正如他在画中之题诗一样,力求达到“人生若得胸中竹,笔底烟云天地知”的境界。红球君是位作家,他有着较深厚的文学功底。同时,我很高兴地读到他写竹技巧的娴熟,并且还看到他从八大、石涛、板桥等传统中进行不懈地学习与追求,诗、书、画集于一身。我有理由相信,在艺术园地里继续勤奋耕耘的红球君,将来的收获将更令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