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社区

艺术专题
绘画的剧场
        剧场是展示生活场景、自然风景及人间悲喜的场所,日常经验的时空在剧场中被书写、再现与重构着,如果说剧场是一种视觉中的艺术,人生就是发生在城市与自然场景中的一出出剧目。剧场提供给观看者的,就是这样一种身处局外又能近距离观察的用文字和独特视觉呈现的场地。

 

范   勃
艺术家
1966年生于天津,自1984年起先后就读于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当代知名艺术家。现为广州美术学院教授、研究生处处长、油画系主任。



 
        在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社会学与美学的博弈中,范勃置身局外,他只对心理的纵深着迷。即使在纯风景画中,范勃也执著于对深度的探究。由于范勃在揭示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的真实心理时,既没有借助玩世的态度的掩护,也没有借助超现实的外衣的遮挡,这让他笔下的人物心里显得有点赤裸裸的,以至于威胁到维持艺术身份所需要的那点距离。但是,如果我们发现他们背后可能蕴含的哲学内涵,这种威胁就烟消云散了。
——彭峰《存在的深度》


主持人 杨青
资深媒体人   自由撰稿人   文化观察者



我的艺术无法定义
文/ 杨青

        初遇范勃,正是他和三五师友品茗小酌之时,他显得更加放松和率性,谈到兴奋处,他的真性情流露无遗:“我批判现实,是因为我热爱这个国家。”言语之间,无不展现出怀抱儒家使命的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情怀。尽管,范勃的现实形象与士大夫并无关联——他看起来稳健干练,善于平衡,注重形象和修饰,思维敏捷而表达节制。这与他功成名就的艺术界地位有关,也和他身居艺术教育要职有关,更令他比其他艺术家多了一些“时尚味儿”和“精英范儿”。
        普通人对艺术家的印象,大多认为他们更关心自我精神世界的困境,而绝少与现实和社会发生联系。但是范勃对现实世界的深切关注,成就了他的艺术,也成了他个人魅力的重要部分。




无力感是时代的自画像
在艺术创作上,范勃正在稳健迈进一个艺术家最好的年纪。从他的成名作《坐着的裸女》、《黑色星期五》到《不尽的黄昏》,再到他的近作《园子》系列、《花开花落》系列、《木言》系列,范勃在中国油画界树立了鲜明的“范式风格”。任何观众都无法回避他作品中传达出的精神特质,它甚至在有意无意刺痛观众的神经,但又不得不承认,从某种角度来讲,那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自画像,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自画像。他的画中人普遍都呈现出一副无奈、冷漠的神态,充满无力感,甚至濒临死亡。范勃的冷静与犀利,像一把手术刀,又像一面无情的镜子,在日渐麻木的现实生活里,狠狠地划开一道口子,让你感到疼痛,让你看到丑陋,促使你寻找更本质和真实的精神世界。
孤独感似乎是范勃笔下人物和植物的“宿命”,艺术家本人也毫不讳言自己的“悲观”倾向:“我一直以来的思考都是一致的,我对当下的物欲充斥和精神迷失,感受非常深刻。我意识到那个神圣的精神家园坍塌了。”艺术是他追寻精神家园的救赎之路,无望与希望交替出现,孤独与饱满都同样强烈。“我始终充满了对物化社会中,人的理想迷失和价值观念的异化的忧虑,以及对精神家园重建和回归的期待。”这就是所谓的“爱之深而责之切”,正因为对理想之境的热爱,才呈现出画面的冷漠与麻木。对生命的敏感洞察,成为孤独感的永恒来源。但是“悲观”并不等于“放弃”,明眼人都会注意到在范勃作品中有一个非常强烈的符号性人物,代表着某种时代的烙印和精神象征,或曲笔隐晦,或惺惺相惜,这让人看到艺术家自觉的现实批判和价值取向。




传统孕育的诗意从未割裂
也许正因为这隐隐的希望,让范勃的作品在冷漠中升腾出一股诗意。诗意是艺术家内心的温度,也是难以割舍的现实关怀。这诗意又让他的风格无法定义,策展人杨小彦曾经指出:“范勃的油画既不写实也不观念,他的情绪一直都被一种疏离感所笼罩……对他来说,油画的意义与其说是写实的,不如说是品味的。”“诗意”和“品味”,这些难以具体量化的评价,构成了范勃作品不可言说的魅力。
一个艺术家的成长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但是艺术语言的形成,如果细心追溯,仍然有迹可循。范勃对艺术语言的探索,源自他就读广州美术学院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历。他没有急于动笔,而是花了大量时间埋首在图书馆翻阅资料,从东方到西方,从古代到现代,无不涉猎。渐渐地,中国的石雕、青铜器、瓷器、壁画,从浩瀚的图册、文献中,跳出来与他握手,来自中国传统的艺术造型与他产生强烈共鸣。他形容这一过程“犹如拿着探测仪在漫漫黑暗中寻找矿藏,最终与频率一致的对象接通”。艺术语言的觉醒,无疑来自中国传统文化的启蒙和滋养。他从传统中不断吸收艺术语言呈现方式,借用雕塑的质感、瓷器的光泽,他的绘画变得“滋润”,色块犹如“瓷片”,画面中“雕塑味”、“纸片味”、“云气味”浑然交织,这是传统与个体互相浸润的结果。厚重的文化浸染,让来自西方的油画在范勃手中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因此也不难理解他身上所潜藏的中国传统文人的气质与情怀。
对中国传统文化潜心研究,范勃始终对它心存敬畏。当下“中国元素”被过度消费,它更多的沦为一种概念和名词,甚至是炫耀和标榜。但是如何把传统中国气质和审美融入当下,肯深入钻研的耕耘者却身影寥寥。对这种“中国元素”的热闹,范勃依然有着清醒的认识:“经常听到提倡‘传统的复活’,其实传统根本没有死去,何来复活?”范勃这一问,可谓辛辣犀利,入木三分。



岭南文化蕴藏静水深流
在谈到环境对自己的影响时,范勃毫不掩饰“敢为天下先”的南方文化对自己的锻造。他在朝气蓬勃的南方找到了顿悟之路,成为他艺术生命“发育”的起点。广州的多样、驳杂和包容,给艺术家吸取养分提供了一片广袤的乐土。“和北方艺术家相比,南方艺术家低调内敛,不善张扬,虽然没有那么明显的圈子,但是却积蓄着巨大的能量。”范勃对南方艺术家的实力毫不怀疑,他不断为南方艺术界的发声奔走推动,“无论从精神财富还是物质财富上,广东都底蕴深厚、静水深流,在这块土壤里,肯定能做很多事情”。
在平静而有力的叙述的同时,范勃的作品正在第55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展出,他没有渲染和标榜,只是平静而正常的带过,这又是典型的南方艺术家的低调:“怀着平常心看待就好了,中国艺术界希望融入世界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当我们终有一天拥有强大的民族自信心,也就不必介意西方的眼光和评价了。”他的神情又回到最初见到他时的倔强和率性。
艺术上的成熟和人格的历练,让范勃的精神生长成一株大树,犹如他一再赞叹的岭南的榕树。根系发达纵横,枝头生生不息。徜徉在中国传统精神的博大天地,兼具当代艺术家的现实批判,范勃试图用艺术的方式给出生命的答案,这个答案永无穷尽,追求也将永不止息。